勞動者風采:高級工程師趙淑敏
綻放在交通工程一線的 “鏗鏘玫瑰” ——高級工程師趙淑敏剪影
親自動手測量 紀晨 攝
昨天是“五一”假期的第二天,記者在338省道丹陽段施工現(xiàn)場,見到了正在工地進行質量監(jiān)管的市公路管理處工程科科長、高級工程師趙淑敏。與穿著高跟鞋和美麗裙子的辦公室女白領不一樣的是,她穿著運動鞋和長褲,清秀的臉龐因風吹日曬而又黑又紅?!安坏浆F(xiàn)場怎么保證質量?干這一行,這是沒辦法的?!壁w淑敏豁達地微笑著。而正是這樣的豁達,自1989年從長沙交通學院公路與橋梁專業(yè)畢業(yè)后,趙淑敏便一頭扎進了工地,在風雨中摸爬滾打23年,晴天一身灰,雨天一身泥,在以男性為主的交通工程第一線,成為一朵“鏗鏘玫瑰”。
參加工作23年來,趙淑敏多次被評為“先進個人”、“建設功臣”,享受市級勞動模范待遇,獲得省交通重點工程建設“新世紀杯”建功立業(yè)勞動競賽“群眾性經濟技術創(chuàng)新能手”稱號和省“十五”交通科技先進個人及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茅以升科學技術獎——家鄉(xiāng)土木工程獎(交通獎),并當選省交通廳“100個人才工程”和市 “169四期工程”科技骨干。
既是“鏗鏘玫瑰”又是“質量衛(wèi)士”
由于科班出身又刻苦鉆研,趙淑敏很快便成長為工程施工一線的技術骨干,先后擔當了施工項目經理、監(jiān)理組長。312國道鎮(zhèn)江段拓寬改造工程、滬寧高速公路鎮(zhèn)江段拓寬改造工程、238省道金港大道段拓寬改造工程等重大項目工程的質量監(jiān)督都是由她來負責的。
在寧鎮(zhèn)公路拌和場的隆隆聲中,在蘇南路網改造的橋梁工地,在滬寧高速公路F7標中心試驗室,在錫澄高速公路N11標塵土飛揚的道路建設現(xiàn)場,在潤揚大橋南接線工程龐大的基礎設施材料堆旁,在金港大道復雜的技術方案論證會上……到處都可以看到趙淑敏那瘦弱而忙碌的身影。不能穿高跟鞋,不能穿裙子,不能化妝,常年工作在工程一線,夏天臉上能曬出“太陽鏡”的形狀。為此,趙淑敏常笑稱自己是單位里皮膚最黑的女人。
這句玩笑的背后,是公路人才能體會到的艱辛。這樣的艱辛換來的是工程的高質量。而高質量的憑據就是數據,趙淑敏就是檢測數據的把關者。多年來,無論是在施工單位,還是在監(jiān)理單位,趙淑敏始終把質量第一作為工作原則。
2009年,在金港大道一次原材料抽檢中,趙淑敏發(fā)現(xiàn)兩堆黃沙的檢測數據有些問題。她立即找來工地負責人:“請問是否經過檢測?”該負責人說:“一堆已檢測合格,一堆待檢測?!甭牭竭@樣的答復,她立即將“已檢測過的黃沙”取樣抽檢,結果多項指標不能達標。趙淑敏當即下達通知書,要求第二天八點半前必須清場,更換合格黃沙。施工負責人看著她那毫無商量余地的表情,當即表示保證辦到。第二天現(xiàn)場復查全部合格后,趙淑敏才露出微笑。
既是科研尖兵又是技術師傅
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,趙淑敏還結合工程特點,鉆研技術難題,用辛勤的汗水換來閃光的科技成果。
在潤揚大橋石灰土施工過程中,她通過試驗加以總結發(fā)現(xiàn):石灰土隨著拌和時間的延長,其最大干密度不斷降低。如果施工現(xiàn)場實際情況發(fā)生了變化而最大干密度的取用標準又不進行調整,將會造成工程不必要的返工和工期的延遲。因此,在石灰土施工中,根據工程實際情況,確定最大干密度非常重要。針對大橋南接線工期比較寬余的特點,趙淑敏要求施工單位進行路拌法施工,以充分發(fā)揮石灰的作用,大大提高了一次抽檢合格率,施工單位非常感激。
在滬寧高速公路建設中,由于工期非常緊張,趙淑敏靈活處置,允許施工單位在取土場進行拌和,以滿足進度要求,但嚴格對照石灰土實際擱置的時間,確定壓實度的檢測標準,既保證了質量,又加快了施工進度。
在金港大道施工中,她通過開展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應用研究,將原路面舊水泥板塊就地粉碎,作為水泥穩(wěn)定碎石基層集料使用,既節(jié)約了資源,降低了工程建設成本,同時也避免了廢料處理帶來的環(huán)境污染等問題。該項研究成果在全市干線公路老路拓寬改造建設中得到推廣應用,節(jié)約建設成本約20%。
由于“數據”把握得準確、到位,趙淑敏參加建設的每條高等級公路,均被評為優(yōu)良工程。她主持的多項科研課題也均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,其中4項成果榮獲省級學術成果獎。
如今,技術全面的趙淑敏又接到了一個新任務——“名師帶高徒”。她所在的工程管理部門近年來先后引進了多名相關專業(yè)應屆畢業(yè)生,其中3人是碩士研究生。所有的交通人都知道這樣一個道理:“技術是一個個工程干出來的,不是書本理論學出來的”。于是,技術“一對一”培養(yǎng)接班人的任務就落到了趙淑敏的肩上。她對技術毫無保留,對年輕人耐心教導,遇到技術上、管理難題,經常和年輕人加班加點,完全忘記了家庭和孩子。
舍“小家”為“大家”
長期在野外作業(yè),雨天施工,別說風雨汗水泥灰,加班加點也是家常便飯,這樣的趙淑敏是一名出色的交通人,卻不是合格的女兒和稱職的母親。
1994年9月,滬蓉高速公路F7標段正處于路基突擊戰(zhàn)的緊張時刻,趙淑敏卻接到了老家的消息——母親病重。但“大家”重于“小家”,趙淑敏一拖再拖,最終未來得及與母親見上最后一面。半年后,她的父親又患了重病。體諒女兒的父親為了不影響趙淑敏的工作,一直拖到最后一刻才給女兒打了電話。然而,當趙淑敏趕到家時,疼她愛她的父親已閉上了眼睛。短時間內痛失雙親,但趙淑敏挺了過來,依然堅守在工程第一線。
時間飛逝,2011年,趙淑敏的女兒面臨高考。趙淑敏夫妻倆均是外地人,丈夫又長期在外地從事交通監(jiān)理工作,照顧女兒的擔子只能由她擔起來。然而,當時全市在建的5個干線公路項目進展不一,需要多方協(xié)調,全力推進。為了不影響工作,她每天一早5點多就起床,然后上街買菜,將一天的飯菜燒好,讓女兒中午回來自己熱著吃。女兒考試期間,趙淑敏沒有請過一天假。她經常驕傲地說:“我女兒很懂事,學習也很自覺?!逼鋵崒ε畠旱睦⒕沃挥兴约呵宄?。(沙艷秋 湯遠堯)
責任編輯:陳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