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蘇鎮(zhèn)江:“三色三心”微服務 答好民生“幸福卷”
初心小屋、暖心亭、匠心長廊……走進每一處黨群服務站點內(nèi),各類閱讀展覽架、空調(diào)、微波爐等便民設施配套齊全。“現(xiàn)在村里的生活太方便了,出門不超過10分鐘就可以讀書、跳舞、健身。”日前,江蘇鎮(zhèn)江經(jīng)開區(qū)大路鎮(zhèn)武橋村村民對著家門口的變化稱贊道。近年來,武橋村結(jié)合黨建引領末梢疏通工程,積極探索“三心”工作法,打造“紅色”便民圈,構(gòu)建“橙色”互助圈,釋放“藍色”團結(jié)圈,將百姓問題解決在基層一線,將為民服務落實在“最后一米”。
筑初心,“紅色引擎”圈出百姓便利
武橋村黨總支堅持將黨建服務融入居民服務,以黨建引領助力“10分鐘便民生活圈”提質(zhì)擴容,培育“連心橋”黨建品牌項目,切實為百姓生活圈出更多“便利”。
“2023年,以居民的‘家’為圓心,‘10分鐘’步行距離為半徑,我們新建了初心小屋、暖心亭、匠心長廊等黨群服務站點,配備便民服務項目,畫出了一個便民生活圈。”武橋村黨總支書記、村委會主任孫兆彬介紹,在“服務站點”建設過程中,武橋村黨總支始終堅持人民至上,將其打造成集政務辦理、便民服務、休憩交流、文化休閑為一體的黨群服務陣地。依托陣地,武橋村定期組織開展理論學習、法律咨詢、文明宣傳、健康咨詢等活動,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參加活動、解決問題、享受服務,讓黨建更溫暖、治理更精準。
連暖心,“橙色互助”圈出百姓幸福
為延伸黨員服務觸角,武橋村黨總支以網(wǎng)格化管理機制為載體,與新樂物業(yè)黨支部聯(lián)合建立“支部書記、中心戶、信息員”三級組織架構(gòu)。按照“每名中心戶服務30戶左右居民”的原則,從黨員骨干、村民組長、退役軍人等人群中遴選中心戶、信息員78人。成立“星火燎原”黨員志愿者、“續(xù)寫戎光”退役軍人和“巾幗綻芳華”等三支志愿服務隊伍,不斷壯大基層善治骨干力量。2023年以來,武橋村圍繞公共設施損壞、垃圾亂倒亂堆、河道雜草污染等問題,上報工單1256條,按時辦結(jié)率100%。
在整合服務隊伍的基礎上,武橋村黨總支著力構(gòu)建良性的雙向互動機制,對居民進行紅黃藍“三色”分類,建立一戶一檔;通過“微心愿”和結(jié)對幫困等方式,針對獨居老年人、困境兒童等特殊群體提供上門慰問、送醫(yī)送藥、關愛照料、幫辦代辦等服務,營造關愛幫扶的和諧氛圍。
行匠心,“藍色共建”圈出百姓團結(jié)
“看到老百姓用上了安全、便捷的‘放心氣’,我們很開心。”武橋村管轄的新港小區(qū)由于建成時間較早,多年來,小區(qū)居民一直使用瓶裝液化氣,既不方便也存在較大安全隱患。了解群眾訴求后,村“兩委”班子積極主動謀劃、成立工作專班、挨家挨戶排查、協(xié)調(diào)解決矛盾,并多次與鎮(zhèn)江華潤燃氣有限公司對接,保障改造項目施工穩(wěn)步有序推進。
為更好地調(diào)動社會力量參與的積極性,凝聚共建共治共享合力,武橋村黨總支以群眾需求為導向,以黨建促融合,以服務促提升,聯(lián)動多方力量,推進小區(qū)“瓶改管”工程、安裝非機動車充電棚、新增交通岔路指示牌等民生項目,讓幸福在“家門口”升級。
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,武橋村聯(lián)合鎮(zhèn)司法所、派出所、衛(wèi)生院、學校、新樂物業(yè)等,開展了理論宣講、健康講座、法治宣傳、河道清理等系列文明實踐活動和志愿服務活動,在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凝聚人心、贏得民心。(程瑩 趙竹青 周衡)
責任編輯:費菲